【企業水資源管理與應用】
情資內容
水資源短缺情況
隨著全球人口、經濟成長及氣候變遷問題加劇,導致水資源匱乏情形日益嚴重,對人類及組織活動已造成重大影響,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於2014年發表的「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中指出,全球逾7.68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又以中國、印度及奈及利亞3大國家的農村地區及市區貧民窟影響最鉅,此外報告亦說明水資源主要用於農業及工業,其中70%以上工業用水為能源生產,以火力發電用量最多,該組織強調若全球對水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預計2050年將有4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極度缺水的地區。
以台灣來說,全國年降雨量高達950.7萬噸,為世界均值的2.6倍,但受限於氣候及地理條件,年用水量僅210萬噸,人均用水量不到降雨量的1/5,為世界排名第19名的缺水國家,且全國總降雨天數逐年減少,旱象情形頻傳,長期下來勢必對國內鋼鐵與半導體等用水量大的產業造成重大衝擊。
水資源管理應用工具
為趨緩水資源日益短缺情況,企業可參考國際機構發布之水資源管理相關指引及工具,掌握組織的用水情況,並從中找出改善的空間。
指引/工具 | 發布單位 | 內容 |
---|---|---|
永續報告指南 | GRI G4中EN8到EN10指標以總取水量、取水源及水回收再利用量等項目,幫助企業留意水資源議題並予以公開揭露 | |
水資源管理問卷 CDP Water Disclosure Information Request | 碳揭露 專案CDP | 以問卷方式調查企業在水資源管理與支配、風險與機會及水資源計算等面向的行動與作為,以利明確掌握水資源相關風險及不確定性,促進企業發展適用的水資源管理指標 |
水資源管理規範AWS Standard | 水資源管理聯盟AWS | 透過水治理、水平衡、水質及重要水資源相關地區等面向,協助企業瞭解自身的用水情形,鑑別水資源風險,並規劃因應策略 |
水足跡評估工具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 Tool | 水足跡 網絡組織WFN | -分析全球用水情形及影響 -提供簡易的水足跡計算工具 -評估水資源永續性,提供改善策略 |
企業生態系統評估指引Guidelines for Identifying Business Risks & Opportunities Arising from Ecosystem Change | 世界資源 研究所WRI | 以生態系統服務觀點出發,評估水資源變化對於供應商、公司運作及客戶群的依賴性及影響力,並鑑別潛在的商業風險與機會 |
水資源管理工具 Ceres Aqua Gauge | 美國投資及永續發展團體CERES | 涵蓋企業價值觀、管理方向、利害相關人的參與及資訊揭露等4個企業活動範疇,用以評估企業水資源風險管理的工具 |
水資源風險評估工具 Water Risk Assessment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 以問卷調查方式,分析企業在水資源短缺、污染、供水、水質監控及外在形象等風險,並提供對應的措施減緩水資源風險 |
國際依循標準
目前,企業普遍參考的水資源管理方式係源自2002年Hosketra及Hung所提出的水足跡,其後為擴大推廣水足跡的概念,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及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成立水足跡網絡組織(Water Footprint Network, WFN),不定時於網站公開相關研究報告及工具供業界依循,其中又以2011年發布的水足跡評估手冊,為國際上廣為應用的水足跡計算方法,估水資源耗用及污染的情況,水足跡組成如下:
1.藍水足跡(Blue water footprint)
產品生產的全供應鏈過程中,取自地表及地下水的消耗量。
2.綠水足跡(Green water footprint)
農林產品生產過程包括蒸散量及成為農林產品的消耗量。
3.灰水足跡(Grey water footprint)
此為虛擬水的概念,係指廢水排放後,將其稀釋至符合周邊水體水質標準所需投入的水量。
隨著水資源取用及排放所造成的衝擊日受關注,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為提供一致的水資源管理標準,協助企業達到永續水資源管理,自2009年起開始以ISO 14040/14044生命週期評估為基礎,發展ISO 14046水足跡標準。經過多年的努力,此標準已於2014年7月底正式發布,執行流程說明如下:
1.目的及範疇界定(Goal and scope definition)
釐清執行水足跡評估之目的、預期結果及溝通對象,同時考量系統邊界、功能單位、數據品質要求、分配程序、水足跡衝擊評估方法及衝擊種類、假設條件及研究限制等。
2.水足跡盤查分析(Water footprint inventory analysis)
依據前一階段所設定的目的及範疇蒐集各項投入與產出相關資料,如取/排水量、取水源、取/排水時間、再利用/回收水源等。
3.水足跡衝擊評估(Water footprint impact assessment)
依選定之衝擊種類,透過特徵化(Characterization)過程,將盤查分析之資料量化成對應的當量,再經由正規化(Normalization)及權重化(Weighting)的方式,將個別衝擊種類之計算結果簡化。
4.結果闡釋(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結合盤查分析及衝擊評估之結果,並與目標及範疇達成一致。
以下針對WFN水足跡評估手冊及ISO 14046標準之內容差異分析如表所示。
項目 | WFN水足跡評估手冊 | ISO 14046 |
---|---|---|
水足跡標的 | 產品、製程、消費者、地區及國家等 | 產品、製程、組織 |
產品類別規則(PCR)要求 | 無強制規定 | 應優先使用ISO 14025所發展的PCR |
取水源 | 淡水 | 淡水、鹹水、地表水、海水、化石水等 |
水足跡計算 方式 | 分為綠水、藍水及灰水加總其水耗用量 | 選定衝擊種類後,予以量化,如水域生態毒性、水域酸化、熱污染等 |
結論
永續水資源為人類及企業賴以生存的元素之一,極端氣候致使各國政府及組織已預期到水資源危機,企業可透過上述提供之標準及應用工具,改善用水管理機制,進而提升使用效率、擴大水資源利用層面,共同為水資源貢獻一份心力。
影響分析
工業用水面臨重大危機與挑戰
隨著台灣產業發展,高科技工業快速成長,仰賴水資源進行生產,迄今工業用水占整體用水量逾10%,如何確保供水穩定性,作為工業持續發展之基礎,已成為相關產業必須共同面臨的問題。
國際標準發布,促使企業關注水資源議題
ISO 14046水足跡標準係以ISO 14040/14044生命週期評估流程所發展,著重在生命週期過程中對水資源的使用及污染面所造成的衝擊予以量化,並將季節、氣候、地理、水文等因素納入考量,協助企業從源頭開始即檢視自身用水是否已對水環境造成影響。
建 議
加強組織水資源管理
氣候變遷是全球當前必須共同面對的議題,透過調整水資源的經營方式,推動節約用水及回收再生利用等策略,將可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之衝擊。
提供水資源風險評估相關資源
外在環境變化確實對企業營運帶來潛在的風險,建議相關部門可持續提供相關諮詢服務、業界代表案例、國際應用工具等資訊,供企業參考與因應。
新興水源技術開發與應用
建議相關部門除了呼籲企業落實水資源節流,亦可考慮擴大推動新興水源與水再生利用,並搭配強制及獎勵措施,促使國內水資源利用系統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