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凈零排放標準之路:The Carbon Trust為企業推出新的凈零排放認證標準
2022.03.16 永續發展
- 截至2021年11月,全球企業淨零目標所涵蓋的收入累計高達195兆美金,占總收入的75%,然而淨零目標的可信度仍然存有高度不確定性。
- 為了因應淨零排放帶來的挑戰,The Carbon Trust近日公布一項名為「Route to Net Zero Standard」的計畫,協助組織衡量並管理其碳排放及訂定減碳策略。
- 為而這項計畫能提供的指導包含:制定正確的計畫、評估實現目標所需之財務規劃及營運措施、評估進展、取得外部信任.....等,而由於每家企業在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賞所處的階段及需求並不相同,計畫將企業提交之氣候相關計畫及目標分為「採取行動(taking action)」、「推進(adcancing)」與「領先(leading)」進行分級管理,以漸進推動企業落實淨零策略。
- 各階段認證涵蓋內容如下:
- 採取行動(taking action)
- 營運碳排放量較歷史數據減少。
- 制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 落實基本溫室氣體管理。
- 推進(adcancing)
- 減排量與科學一致(science-aligned)。
- 制與科學一致(science-aligned)的減排目標。
- 促進溫室氣體管理(更進一步)。
- 領先(leading)
- 減排量符合升溫小於1.5℃所需減排量。
- 制定淨零目標。
- 採取領先其他組織的溫室氣體管理措施。
- 據稱,已有十家企業加入試行本計畫,包含電信巨頭Virgin Media O2 及英國天然氣分銷商 SGN。
- 三個認證等級中,僅有「領先」階段必須符合SBTi於去年公告的淨零標準(net-zero standard)要求,包含:
- 制定涵蓋未來5~10年的短期目標
- 制定上限為2050年的長期目標
- 所有階段目標及策略皆須符合《巴黎協定》升溫小於1.5℃目標
- 企業必須在2050年自行減碳90~95%後,才能採用碳抵換等方式抵銷企業的碳排放量(意即碳抵換抵消的排放比例不得超過企業總排放的5~10%)。
- 截至2月底,已有857家企業提交其淨零目標進行驗證,但僅有Holcim、 CVS Health、Dentsu International、JLL、Orsted、Wipro、AstraZeneca等7家企業通過驗證,可見規範相當嚴格。
- SBTi正在著手調整其最低目標的要求,在今年的7月15日後,將不再受理任何以「低於2℃」的目標與計劃驗證,而原先取得「低於1.5℃」驗證的企業,也應在2025年前更新其計畫內容與2℃目標一致。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