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企業制定「淨零」計畫表現不如預期
2022.03.16 永續發展
- 鑒於各界對企業的氣候作為關注度上升,越來越多企業提出氣候目標及策略,藉以減少外界疑慮;然而由於企業提出承諾的速度極快,且執行方法缺乏一致性,再加上無論是政府或其他外部機構仍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使得難以辨別企業的氣候領導力(climate leadership)及其作為是否為漂綠(greenwashing)。
- New Climate Instutute與Carbon Market watch共組的企業氣候責任監測(The Corporate Climate Responsibility Monitor)於2月7日發布《企業氣候責任監測(The Corporate Climate Responsibility Monitor)》報告,針對國際各大企業的數個指標進行評分,項目包含:氣候目標、計畫使用的碳抵換(carbon offsett)量及碳抵消途徑之可靠性、企業本身減排進展,以及企業目標及報告透明度等,藉以作為其他企業仿效的標竿,並點出有待改進的領域。
- 研究調查25家企業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5%的國際企業,結果顯示大多數的企業的承諾與目標含糊不清,且有提出明確減碳細節的企業平均僅能減碳40%,並非淨零排放所承諾的100%;且25家企業中,僅有Maersk、Vodafone與Deutsche Telekom提出將在承諾目標年減少90%價值鏈總排放量,至少有5家企業承諾的減排量未達總量15%(不包含價值鏈上下游),還有12家企業並未承諾任何具體的目標年度或減排量。
- 25家企業承諾、承諾可信度及透明度評級如下:
企業名稱 | 誠信等級 | 承諾年度 | 透明度 |
---|---|---|---|
馬士基(Maersk) | 可信的 | 2040淨零 | 可信的 |
Apple | 中等 | 2030碳中和 | 可信的 |
Sony | 中等 | 2050淨零 | 可信的 |
沃達風(Vodafone) | 中等 | 2040淨零 | 可信的 |
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 低 | 2040淨零 | 可信的 |
沃爾瑪(Walmart) | 低 | 2040淨零 | 可信的 |
宜家(Ikea) | 低 | 2030減碳正效益 | 可信的 |
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 低 | 2050淨零 | 中等 |
淡水河谷(Vale) | 低 | 2050碳中和 | 中等 |
福斯汽車(Volkswagen) | 低 | 2050碳中和 | 中等 |
GSK(GlaxoSmithKline) | 低 | 2030淨零 | 中等 |
Amazon | 低 | 2040淨零 | 低 |
低 | 2030碳中和 | 低 | |
Hitachi | 低 | 2050碳中和 | 低 |
聖戈班(Saint-Gobain) | 非常低 | 2050淨零 | 非常低 |
鵲巢(Nestle) | 非常低 | 2050淨零 | 非常低 |
JBS | 非常低 | 2040淨零 | 非常低 |
家樂福(Carrefour) | 非常低 | 2040碳中和 | 非常低 |
埃森哲(Accenture) | 非常低 | 2025淨零 | 可信的 |
BMW Group | 非常低 | 2050碳中和 | 中等 |
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 DHL) | 非常低 | 2050淨零 | 低 |
CVS Health | 非常低 | 2050淨零 | 低 |
聯合利華(Unilever) | 非常低 | 2030淨零 | 低 |
E.ON SE | 非常低 | 2040碳中和 | 低 |
諾華(Novartis) | 非常低 | 2030碳中和 | 低 |
- 研究將企業減排承諾將不如預期的原因歸咎於許多企業過度依賴碳抵換等方法來達成「名義上」的淨零排放,而非減少實際的碳排放量;碳抵換、碳信用等方法多元、可信度難以驗證,因此不建議企業以此為主要的減碳手段。
- 由於研究所匡列的25家企業中有15家獲得SBTi的《1.5℃ compatible》認證,因此報告也於對SBTi的審查機制提出質疑;對此,SBTi認為兩者審查結果的差異是源於選擇基準年以及碳足跡認定範疇不同所致,目前已著手修訂其範疇三的審查標準,預計將於年底公告。
- 針對報告結果,部分企業反映如下:
- AMAZON深刻理解氣候變遷危機的急迫性,因此才以2040年達到淨零碳排放為目標,並且積極採取相關行動;目前已計劃在2025年實現100%採用再生能源作為營運動力來源,相較原始目標已提早了5年。
- E.ON認為其2021的氣候報告獲得CDP評比A級,與報告結果落差極大、具有誤導性,應是研究團隊所使用的方法與當前國際主流的評估方法不一致所致。
- Nestle的氣候路徑圖已獲得SBTi認證,歡迎外界對其氣候變遷行動與承諾進行審查,然而認為應具有一套統一的評估標準;報告使用的評估方法與當前國際主流的評估方法不一致且不準確。
- Unilever對於報告的部分結果並不認同,但樂見外部對其承諾進行審查,目前已積極與New Climate的研究團隊展開對話,期望能了解彼此在訂定目標及評估時使用方法差異。
- 綜上所述,報告結果僅具參考性,但仍說明未來企業在訂定氣候行動與承諾時應以實際減排作為為主,才能夠對減緩氣候危機產生有效的影響力;此外,應建立統一的評估標準,才能盡可能減少企業本身認知與外界評比結果的落差。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