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新聞動態國際類

世界經濟的4月報告:COVID-19:擾亂生活,經濟和社會

2020.06.16 永續發展
  • 2020年由於具高度傳染性的COVID-19病毒在全世界所引起的大流行,嚴重影響人員流動與經濟活動之進行,近100個國家關閉國界,引發前所未有的行動限制,不只衝擊到旅遊業,更破壞全球供應鏈和國際貿易之運作,數百萬計工人正面臨失業危機,各國政府為防止經濟急遽下滑,皆著手進行大規模刺激經濟之計畫,這有可能造成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預期最糟的情況將衰退0.9%
  • 隨著病毒威脅呈指數性成長,全球金融市場在此波危機中已造成超乎預期的波動,股票市場及全球原油價格皆暴跌至近年來的低點,且人員流動之限制逐漸嚴格,禁令增加的情形對於服務業也帶來沉重打擊,如零售業、娛樂與運輸服務等涉及實體互動之行業,據統計,其佔據經濟體所有工作四分之一以上,除造成失業率增加外,衝擊將會從供應方變成更廣泛的需求方衝擊。
  • 長期限制經濟活動的不利影響將透過貿易和投資管道蔓延至發展中國家,歐盟與美國消費者支出急劇下降將減少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品進口,在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的風險下,製造業將大幅緊縮,近期,數家汽車公司宣布在歐洲和美國大規模停產,全世界許多公司,尤其是汽車、消費電子等公司,在今年一、二月時,來自中國的出口正以17.2%的速度收縮,正在面臨中間部件短缺問題,嚴重的長期生產中斷將影響許多已深度融入全球供應網路的發展中經濟體。
  • 隨著旅行限制範圍的擴大,世界需求減弱,石油價格已跌至近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以歐盟或美國經濟體為主要貿易對象之發展中國家,將明顯受到此兩大經濟體增長下滑時所造成之衝擊,如聖多美有近90%商品是出口至歐洲,多明尼加、墨西哥等也有一半以上出口是以美國為主,許多非石油商品必須依賴經濟體之發展,商品相關的收入下降和資本流動逆轉正在增加債務困難,尤其是具有高外債水平的商品出口商正面臨相當大的風險,蒙古就是此類型之受害者,其90%的出口產品流向中國,外債佔GDP的比例超過其GDP220%;不斷增加的債務問題及債務危機,將迫使許多政府必須要增加支出來遏止大流行並在支持消費和投資的同時大幅減少國內公共支出。
  • 經濟影響的嚴重性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

  1. 主要經濟體本身限制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的持續時間
  2. 對於危機處理的實際財政規模和效率
一個合理的刺激經濟計畫,應優先考量醫療保健支出並阻止病毒傳播,向受大流行影響最嚴重的家庭提供財政補助,將有助於最大程度地降低經濟嚴重衰退的可能性。
  • 疫情流行也依據行業別與和收入產生不同影響,有證據表明,處於收入底層的人所受到的衝擊最大,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如零售業和食品服務業中就僱用較高比例的低收入工人,這些行業需要與其他人保持緊密的身體接觸,以美國為例,超過四分之一的工作要求工人與其他人保持正常工作,其中絕大多數是低薪工作(圖一);由於疫情對人類福祉產生不利影響,並加劇世界各地人們對於經濟焦慮之情緒,即使在許多高收入國家中,也有部分人口沒有足夠的財力來熬過無法工作的3個月,這使許多人擔心其經濟安全。在遭受重創的義大利和西班牙,分別有27%和40%的人口沒有足夠的儲蓄,在美國,近40%的家庭如果不借入或出售部分資產就無法支付生活開支,對經濟活動的長期限制及失去工作收入的風險將造成公眾對於政府機構的信任度下降,公眾信任度過低則可能會破壞政府為遏阻該病毒流行所做的努力。
  • 全球各國主管機關正在考慮採取前所未有的政策措施,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中央銀行都採取積極行動,以期避免危機、降低利率,自疫情爆發以來,約60個不同的貨幣當局緊急降低政策利率,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目標利率下調150個基點降至0.0-0.25%,英格蘭銀行則將目標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0.25%;東亞,西亞和拉丁美洲的中央銀行也實施降息。
  • 由於貨幣政策行動的效果有限,許多政府,特別是東亞和已開發國家政府已宣布大規模刺激計畫,以因應疫情爆發對健康、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在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內的許多組織已提供大量資源來支持那些在面對疫情時遭受巨大資源限制和挑戰的國家

以美國為例,職業收入與他人接觸的距離統計圖
、以美國為例,職業收入與他人接觸的距離統計圖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