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擴大「全民預警倡議」具體行動
2023.07.21 全球

全民預警倡議官方標示。圖片來源: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聯合國「全民預警倡議Early Warnings for All Initiative」
全民預警倡議是聯合國提出的一項開創性倡議,期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免受極端天氣、水或氣候事件的影響。為了加速行動,聯合國秘書長於3月21日召集了一個由聯合國機構、多邊開發銀行、人道主義組織、民間社會、保險和IT公司領導人組成的諮詢小組,目的是注入更多的政治、技術和金融影響力,以確保人人享有災害預警的權利。
世界氣候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和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UNDRR)以及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IFRC)正在帶頭開展全民預警倡議。
急迫的需求
- 在過去的50年裡,有紀錄的災害件數增加了五倍,部分原因是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帶來的負面影響,且預估此趨勢將延續。
- 如果不採取行動,到2030年,中型或大型災害事件之數量恐將達到每年560起,即每天1.5起。
- 惡劣天氣的發生和氣候變遷的影響,將增加全球災害緊急應變工作的難度、不確定性和複雜性。
全球有一半的國家沒有足夠的災害預警系統,更少的國家擁有將預警與應變計畫和監管框架;準確的預警與災害管理相結合,可阻止傷亡人數進一步上升,除了避免破壞天氣、氣候和水資源等,對農業、航空、海洋和地面交通、能源、健康、旅遊業和各種企業亦具有經濟上的效益。
氣候變遷調適
災害預警系統被廣泛認為是氣候變遷調適的成果,因為它們是保護人民和資產免受災害(包括風暴、洪水、熱浪和海嘯等)的一種相對便宜且有效的方法。
- 預警系統提供超過十倍的投資回報
- 提前24小時通知即將發生的危險事件,將可減少30%損害。
- 全球調適委員會(Global Commission on Adaptation, GCA)發現,開發中國家在此類系統上的支出約為8億美元,即可每年避免30至160億美元的損失。
4大關鍵方向
全民預警倡議要求在2023年至2027年期間,投資約31億美元資金於特定議題,對此諮詢小組規劃「複合性災害預警系統(Multi-Hazard Early Warning System, MHEWS)」的4大關鍵方向:
- 加強災害風險知識和管理(3.74億美元):收集數據並進行風險評估,以增加對災害、脆弱性和趨勢的了解。由WMO所支持的UNDRR帶領。
- 災害的檢測、觀察、監測、分析和預報(11.8億美元):發展災害監測預警服務。由WMO帶領,得到聯合國發展計畫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支持。
- 傳播和交流(5.5億美元):傳達風險資訊,使其能夠傳達給所有需要它的人,並且易於理解和使用。由國際電聯帶領,並得到IFRC、UNDP和WMO的支持。
- 準備和應變(10億美元):建立國家和社區的災害應變能力。

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四大關鍵方向。圖片來源: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