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發表包裝整體環境影響評估方法:SPHERE包裝永續框架中文版
2022.09.30 臺灣
- 由於包裝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顯著,一次性塑料對海洋環境、陸地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危害的事件頻繁發生,全球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有鑑於現有諸多包裝環境影響評估方法均有其侷限性,且彼此獨立、難以協同。因此在微軟、三菱化學及阿普達集團(塑料包裝龍頭Aptar)等12家成員企業及諮詢小組支持下,於2022年4月13日推出一套包裝永續性決策整體評估(Sustainability in Packaging Holistic Evaluation for Decision Makking, SPHERE)框架,將有助於包裝永續的所有因子納入評估框架中,利於決策者權衡某種包裝的優缺點和運輸方式,幫助公司各部門制定包裝策略,在複雜性和簡單性之間取得平衡。
- 全球大約40%的塑料垃圾來自於包裝。亞洲占全球塑料產量的50%,其中29%在中國大陸製造。然而,世界僅有9%的塑料被回收再利用,多數廢棄物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或洩漏到環境中。為此,WBCSD中國辦公室與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合作編譯,並在2022年7月29日WBCSD在中國重慶舉行的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上推出中文版《SPHERE:包裝永續框架》(SPHERE: the packaging sustainability framework),期待能成為提供中國企業在塑料污染控制和循環塑料領域的重要工具。

SPHERE框架(圖片:WBCSD)
- SPHERE框架將包裝的永續性定義以下6項原則:
原則 | 說明 |
---|---|
一:氣候變化最小化 | 在生命週期內最大限度減少包裝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
二:效率最優化 | 在充分保護產品的基礎上優化包裝效率 |
三:循環最大化 | 最大限度落實循環利用(包括回收、再生、再利用、維修、回收率等) |
四:生命終端最優化 | 保證生命終端碳足跡最優化(包括各大市場中現有且廣泛使用的適當的廢棄物處理方案、減少塑料洩露、亂丟垃圾率等) |
五:物質無害化 | 避免使用有害物質 |
六:生物多樣化 | 最大限度減少其他導致生物多樣性損失的因素(土地利用、水足跡等) |
- SPHERE框架的應用方式:
- 包裝組合分析:從公司角度識別一系列包裝中的潛在熱點。
- 產品生態化設計:可做為一種產品生態化設計的方法,用於評估特定產品的不同包裝選項。
- SPHERE框架的應用範圍:可用於評估食品和非食品產品的初級、二級和三級包裝及相關的運輸系統。其以環境永續為此框架的基礎觀點。該框架允許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使用,亦可考量納入當地具體情況,例如包裝報廢管理。其範圍是從搖籃到墳墓,包括包裝的生產、使用和報廢;如果企業希望包含包裝復原週期,該框架也可以是從搖籃到搖籃的。
- SPHERE框架的使用步驟:
序 | 步驟 | 說明 | 具體作法 |
---|---|---|---|
一 | 了解框架的使用方法 | 瞭解包裝的永續性定義 | SPHERE的6大原則:氣候變化最小化、效率最優化、循環最大化、生命終端最優化、物質無害化、生物多樣化 |
二 | 確定評估範圍 | 依企業使用目的決定評估範圍,並透過功能單位和包裝分類學法進行 |
|
三 | 選擇量化指標 | SPHERE列出總體性指標及具體量化指標,針對SPHER的每項原則選定至少一個或多個指標 | 依據SPHERE已列示的指標進行選定。若企業使用該框架未列出的其他指標,則必須符合透明度、解決方案導向、可擴展性、具體或一般、數據可用性、使用難易度、數據可取得性等7項準則 |
四 | 設定閾值 | 此步驟主要在進行產品生態化設計的最後階段使用;閾值有助於目標設定,並幫助企業明確實現每個目標所需的行動,亦可讓包裝性能視覺化,利於企業掌握最終結果是否落入閾值內進而達到預期的環保效果 | 設定閾值的方法共有三種,優先順序由高至低為,科學目標、同類標竿、自我聲明。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