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新聞動態永續策略與揭露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謹慎面對永續議題

2022.09.30 全球

2022年是決定能否達成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年。近期聯合國對於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所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因為COVID-19疫情以及區域不穩定性,已經分散各國對於SDGs的關注,這意味著接下來必須重新拉回正軌上。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表示:「永續發展目標目前更為重要,現在必須確保人民福祉、經濟、社會以及我們的地球發展」

指數是一項重要的監測工具,而監測則是追蹤成效的必要程序。今年6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發表一份永續發展優質基礎設施指數(QI4SD),用來評估每個國家優質基礎設施對於符合SDGs的貢獻。

QI4SD的指標分類為3Ps(prosperity, people and planet),藉以支持經濟、社會及環境發展。ISO組織在QI4SD中扮演關鍵伙伴角色,因為ISO組織及其會員將藉由發展國際標準以及符合度評估機制,為QI4SD創造更高的價值。

氣候變遷為目前全球最具急迫性的議題之一,去年(2021年)9月,ISO組織以《倫敦宣言》(London Declaration)對抗2050氣候變遷議題,並且使用國際標準展現其貢獻與保證。

多數ISO組織會員都強力支持,例如加拿大ISO會員Chantal Guay在其發表中指出,加拿大標準委員會(The Standards Council of Canada, SCC))支持透過標準化以建立永續未來的《倫敦宣言》。

另一位ISO會員,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BSI)ESG部門總裁David Fatscher補充:「目前情況非常危急,為避免情況惡化,政府、組織及各種規模的行業都有能力阻止氣候變遷,而《倫敦宣言》就是被創造用來協助他們,這是在正確方向上前進的一大步」。

雖然這可能只是被視為一個遠大的目標,但ISO標準已經確實對於淨零排放做出一些貢獻。當媒體經常在報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如何攀升的同時,ISO組織對於減量、將化石燃料轉換為清潔能源等議題上,持續以清潔能源、氣候變遷減緩標準扮演一個重要的關鍵,有關以下的排放交易,也是ISO標準的另一個成功故事。
排放交易一個簡單的概念就是,規範工業在特定一年的期間內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排放權,並且只能在擁有足夠排放權的情況下才允許排放。業者可以買、賣、儲存排放權,就看當年度他們實際排放量是多少。當受管制對象的總量逐年收縮,就可讓排放量隨時間下降,意即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cap-and-trade, CAT)

大約20年前,丹麥和英國試行二氧化碳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後來在2005年被歐盟排放交易制度取代。所有的制度都是因為京都議定書的減量目標而衍生。
歐盟排放交易制度(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 ETS)分階段實施,並且納入數千家能源密集產業與航空業,涵蓋當時歐盟45%的排放量,每個階段都有其目標,如2020年目標為以2005年為基準降低21%。第四階段(2021~2030年)目標原為減量43%,目前提高至2030年減量55%,以確保2050年可以達到淨零排放。

EU ETS成效良好,已超過2020年目標,並且對於整個歐盟的減量做出具體貢獻。根據研究報告指出,EU ETS2008年到2016年,已降低十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整個歐盟3.8%的排放量;長期來看,歐盟排放量從1990年到2020年已下降31%,較原設定目標高出11%

ISO國際標準在減量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此標準可以確保溫室氣體排放量監測、報告及查證的品質與一致性,並且被EU規範所引用。此外,有關排放交易制度對於溫室氣體排放的查證與認證,皆引用ISO標準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查證、查驗人員認證之管理規範。

世界各國發現成功引用ISO標準及排放交易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且開始效法。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20年報告中指出,全球有23個排放交易方案,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9%;關於此議題,國際碳行動夥伴(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在其《全球排放交易現況報告2020》中,大量引用相關ISO標準,並且明確或暗示性指出ISO標準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ISO組織的氣候行動會持續加速進行,並促進氣候方案與國際標準的協同效應。聯合國高階氣候行動倡議者Nigel Topping表示「倫敦宣言是一項重要的國際承諾,並確保橫跨全球經濟體的企業及單位能藉由使用可信的標準加速氣候行動,以符合淨零排放目標」。
相關連結
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