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新聞動態國際類

COVID-19時期後如何恢復供應鏈

2020.06.16 綠色採購/供應鏈管理
  • 不斷加劇的經濟情勢,各國政府紛紛尋找對應COVID-19的貿易策略,起初對COVID-19疫情的因應顯現出錯誤的機率及風險,在疫情的威脅下,採取鎖國或封城的策略來減緩肺炎的傳播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策略,然而封鎖不僅限制人流的移動,同時也對供應鏈造成莫大的影響,在三月中旬超過50個國家限制醫療產品的出口及發布旅遊禁令,禁止他國入境,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封城策略,不准其他地區的人民進入該城市,而關閉邊境的措施代表社會上從上到下的供應鏈幾乎停擺,無法有效運作。企業紛紛呼籲政府避免在最需要醫療用品之際,凍結醫療用品供應鏈。短期而言,企業須具備應變能力,因應關鍵物資的生產需求;再者,須確保供應鏈財務狀況良好,以維持供應商持續運作;另外,保持法律上的彈性空間以應對實際狀況,例如:實施邊境管制同時應讓關鍵物資迅速通關,避免貨品扣押()
貿易短中長期面臨的挑戰
一、貿易短中長期面臨的挑戰
  • 除了供應鏈的迫切需求之外,供應鏈風險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近幾十年來,供應鏈越趨全球化、專業化及高效率,然而高度分工及全球化也使得供應鏈結構更為破碎,對他國依賴性更高。這段期間,供應鏈管理者面臨極大的衝擊,隨著供應鏈的完善,管理者會做出更明智的決定。東日本大地震、泰國洪災、艾雅法拉冰蓋火山(Eyjafjallajokull volcano)、海盜猖獗等都對供應鏈造成衝擊,2012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一項針對供應鏈的調查顯示,供應鏈中斷會對整體供應鏈系統產生重大影響,其他還有流行病、極端氣候、自然災害、進出口管制等。然而,供應鏈中斷難以預測,往往無法控制,造成的影響也難以預估,此次COVID-19影響下,即便全球對醫療相關用品的需求上升,然而,普遍來說,全球生產及消費力下降,對供需兩方造成巨大的衝擊。
  • 政府與企業想方設法努力提高供應鏈的韌性,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即為資訊。據調查,全球供應鏈風險前五名,其中四個與供應鏈資訊相關。供應鏈管理者可透過改善資訊的可取得性增強供應鏈韌性。
  • 以下五點總結過去供應鏈斷鏈獲取的經驗:

  1. 改善國際組織間的相容性與韌性
  2. 確實將供應鏈與運輸風險納入採購、管理及治理評估的一部分
  3. 建立可信任及安全的網路平台,提供給供應商、客戶、競爭企業及政府使用,以利風險管理
  4. 透過資訊共享及開發標準化的風險評估及量化工具來改善供應鏈網路的風險
  5. 改善公私部門間的溝通討論

  • 全球經濟及國際貿易正面臨極大的衝擊,某些國家或地區的需求急速下降,對於特定產業的需求急遽上升,而來自國外的投資也逐步減少。發展中國家在此波疫情下可謂首當其衝,供應鏈斷鏈使得醫療物資的供需失衡,因此,短期需要頻繁溝通並維持制度或策略上的靈活性,極力避免投資與貿易的限制使供需失衡情況加劇。
  • 現在該思考如何重啟經濟,並建立能夠彈性面對未來供應鏈斷鏈危機的貿易體系。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