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國際環保標準規範資訊其他永續趨勢

物質流

2019/11/13 其他永續趨勢-物質流
主題
物質流

物質流分析
物質流分析係從自然資源的投入、剩餘之廢棄物產出和物質於經濟體內之暫存等角度進行評估及量化。物質流分析探討對象可大致分為3類,分別為經濟體總物質的需求分析(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 TMR)、塊材物質流分析(Bulk Material  flow  Analysis, BMFA)、特定元素之物質流分析(Substance Flow Analysis, SFA)。

物質流成本會計
物質流成本會計係透過實物核算的方式,提供有關能源、水資源、物質、廢棄物等之實物數量與流動資訊,進行成本計算及後續評估等的一種環境管理會計方法。這種計算企業中所有能源、水、原料及廢棄物的投入及產出的會計稱為「物質平衡」(Material Balance)理論,亦即「投入-產出平衡」。物質平衡理論假設所有投入會全部轉換為產出,故產品與廢棄物量應會達到平衡。
物質流成本會計主要將產品區分為2類,分別為正產品(Positive Product)與負產品(Negative Product),透過會計分析正產品成本與負產品成本,考量產品生命週期之各項投入與產出。

物質流成本會計規範
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為因應現今全球永續發展與企業永續管理所需,於 2011 年發布 ISO 14051環境管理─物質流成本會計-一般架構(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General Framework)。
ISO 14051共分為6個章節,該標準並非是提供第三方驗證機構(Certification Body)作為驗證依據,而係期望能透過鼓勵與支持企業利用增加物質流與能源使用透明度等方法,提供企業資訊以利其進行內部決策,並加強環境管理與會計實務,以達到改善能資源使用效率、提高經濟與環境績效的目標。
依據ISO 14051標準規範,物質流成本會計之分析邊界可以是單一製程、多個製程或供應鏈,但物質流成本會計僅針對盤查目標與邊界內之投入產出進行探討,不考量邊界外有關目標產品之生命週期變化。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之執行應依循之原則彙整如下。
 
  1. 了解物質流和能源的使用
    透過追蹤物質流來創建物質流模型,並追蹤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邊界內每個計量中心(Quantity Center, QC),藉以解釋其中之物質儲存、處理、使用及轉換等之物質及能源的流動,例如倉儲,製造及廢棄物管理操作。其中計量中心為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計算的基礎單元,通常是指物質儲存或物質轉換的範圍,例如儲存與生產經營單位等。
     
  2. 連結實物與貨幣數據
    透過蒐集物質與能源使用的數據後,並與其相關之貨幣資訊進行連結,來幫助組織進行有關環境與經濟的決策。
    • 確保實物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與可比較性
      在進行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前,應將蒐集來的實物數據轉換成一致的計量單位,如公斤、立方公尺與公升等,使其具可比較性,並確保物質流之投入與產出須符合物質平衡的原則。
    • 估算與歸咎物質損失的成本
      在總成本中應盡量準確估算有關或引起物質損失所產生的成本,並將這些成本歸因於物質損失成本,使其與產品成本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