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薄膜生物反應槽(Membrance Bioreactor, MBR)由於兼具有活性污泥及生物膜功能,因此能保留廢水生物處理系統中微生物之多樣性,而間接提升廢水處理效能。MBR技術應用於廢水處理近年來在國際快速發展,短短幾年間,MBR已從實驗室研究規模發展至許多產業廢水實廠應用規模。此外,加上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使得台灣各產業界在同時以MBR提升廢水處理技術與廢水處理後回收再利用上,無不紛紛投入許多資源與研究,期盼在改善廢水處理技術的同時,亦能使水資源能有效回收再利用。本文除了探討以薄膜生物反應槽(Membrance Bioreactor, MBR)處理含纖維質的製藥廢水成效外,更評估將處理後的廢水以逆滲透(Reverse Osmosis, RO)再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可行性。經由產學合作並先行以模廠試驗初步評估得知,本案例工廠之含纖維質廢水由原本SBR處理單元在HRT=8 hrs時,COD去除效率約為65%;BOD去除效率約為82%;MLVSS/MLSS比值約為93%,提升到以MBR處理單元在HRT=8 hrs時,COD去除效率約為96%;BOD去除效率約為99%;MLVSS/MLSS比值約為93%。由此可知,將SBR廢水處理單元改為MBR廢水處理單元將可顯著提升原廢水處理效能。此外,處理後的廢水以逆滲透(Reverse Osmosis, RO)再行處理後,COD濃度值驟降到1 mg/L,且無BOD值,因此可回收作為廠內冷卻水或廠區清洗用水等用途。
|